國科會以大學為核心的科研產業化平台,聚焦前瞻領域,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與國際市場連結,為產業提供人才與科研服務。臺灣國際產學中心(Taiwan Gloria Center, TGC)整合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東海大學及弘光科技大學八校技術與專利,推廣學界研發能量至企業界,協助國內外企業發展與技術升級、培育人才以及扶植校園新創。
本校自2021年起,以智慧製造及綠能再生能源領域為推動主軸,並成立智慧電動車產業聯盟(e-Team),吸引18家廠商簽立MOU,並於2023年11月成功發表本校與e-Team聯盟合作之「YunTech ONE雲科一號概念車」;另外透過科研平台協助e-Team聯盟廠商與未來學院共同向教育部申請「智慧電動車產業攜手專班」,今(2024)年也將迎接第二屆學生,解決會員廠商人才難尋的痛點。智慧製造方面,2023年起本校科研平台以輔導廠商發展「數位轉型&精實生產」為主軸,辦理講座讓業界互相見習成長,並積極與廠商進行合作,解決廠商現場的問題,進而協助廠商達到業績成長。
2023年起,國科會將科研平台計畫轉型著重於科研新創,希望藉由大專院校內的新創探勘,尋找適合商業化的學研技術,輔導教師進入科創計畫,實現學研商業化的可能,進而創造科研成果的價值最大化。另外,科研平台也希望推動「跨校合作」,鼓勵跨校團隊合作,共同為企業解決問題,以「科研平台」與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將全台科研能量透過科研平台推進與擴大,使大專院校成為台灣企業的研發後盾。而這個顛覆以往績效目標,促使各大盟校積極尋找跨校合作的機會,也歡迎本校有意願的教師團隊,加入科研平台的行列。
「臺灣國際產學中心」網站: https://gloria-tgc.com/
►圖 1. 台灣國際產學聯盟啟動
►圖 2. 盟校交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鐵道車輛技術研發中心
►圖 3. e-Team聯盟至義隆電子參訪
►圖 4. YunTech ONE雲科一號概念車發表
►圖 5. 與會員廠商共同舉辦「資訊與數位轉型座談會」
♦ 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簡介
本跨域實作環境建置行動方案於「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設置整合溫差、電能的儲能系統與能源管理系統。透過了解場域的能資源使用需求,將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生產的綠能分配為不同的資源形式儲存與使用,進而減少對外界含碳能源的依賴。具體將潔能、節能與智慧等概念加以融合。使學員瞭解「減緩」與「調適」為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進而檢討自我的生活習慣,養成節約能源、資源再利用的永續生活方式。
圖 1. 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架構
♦ 建置目標
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於2003年以環境永續理念規劃設置而成,並於2015年取得環境部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屋內外結合產學資源,提供大量環境教育教材,提供在校師生、在地居民、政府單位、產業界高品質的環境教育、食農教育、循環經濟、水資源再生處理技術相關課程。引導學員覺知環境問題,並透過創意思考模式發想可在生活中實踐的解決方案。
隨著氣候變遷議題帶動淨零排放的共識,「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規劃整合管理建物之能資源,透過整合低碳技術、零碳能源、儲能系統以及能源管理,實現智慧且多元化的能資源管理。透過示範系統的建置,不僅可應用於實務教學,讓學員在環境永續及日常生活找到平衡,亦可透過外界的參訪提昇本校在淨零排放的能見度。
♦ 執行成果
本跨域實作環境建置升級「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搭配綠能、儲能及能源管理相關課程,提供場域實務教學。此外,發展綠能產業創新課程,以綠能及儲備能源課程與實務教學導入,將智慧化管理系統機制專業導入課程與研究。
- 相關課程:2024年計五門相關課程,包含綠色科技創意、人工智慧在工程領域上的應用、地方創生與創業、綠色科技創意、基本產品設計(一),相關參與教師涵蓋工程、管理與設計學院教師,諸如萬騰州教師、趙琪教師、游元良教師、李傳房教師、翁註重教師,參與學生數達219人。
- 建立包含綠能、儲能及能源管理達能源開源與節流之可實證案場。
- 藉於本特色教學空間進行課程與實作,提升學生、在地社區民眾之能源認知、知識與技能。雖尚未建置完成,但目前已將能源管理實踐方案透過教學,融入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之課程中並辦理多場課程。
圖 2. 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場域進行相關課程
♦ 未來發展規劃
目前團隊正在研究零碳綠氨能源系統,透過氨作為零碳再生能源的儲能媒介,具有大規模儲能的潛力。未來可加以整合,依建築冷、暖、直流電、交流電需求進行智慧最佳化的管理。
場域將持續以「多元創能、智慧儲能、全面節能」為核心,開發建置為可實證示範案場,促進社會及產業界對於零碳技術的認知、發展與應用。
♦ 跨域實作環境建置-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小檔案:
建置學院:工程學院
空間編號:SG101
場域名稱:潔綠永續環保未來屋
· 出版人︰楊能舒
· 主任委員︰蘇純繒
· 總編輯︰郭昭吟
· 副總編輯︰李青親
· 執行編輯︰蘇慶龍、陳靜茹、許鈴金、梁佳美、吳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