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產學焦點
第31期特別報導 產學處 鑄造產業小論壇
鑄造產業提供各種工業的基礎材料,與各產業的關係非常緊密,從材質可細分鑄鐵、鑄鋼、鋁合金、銅合金,並進一步發展更精細的鎂合金及鈦合金。從產業的關聯上,鑄造業則可提供基本的素材給造船、鋼鐵、汽車、機械、建築及高科技產業等。
然而全球缺工問題不斷,尤其傳統產業面臨缺工問題更是嚴峻,鑄造產業工作環境多存在粉塵、高溫、噪音及環境污染等危害因素,屬典型3K產業, 3K意謂「骯髒」、「辛苦」、「危險」,導致鑄造產業長期處於缺工狀態而影響生產運作,業者需僱用外籍勞工以填補短缺之人力。我國鑄造業正面臨重大挑戰,勞工、土地、環保、技術等問題,都是造成鑄造產業升級的瓶頸。
有鑑於此,產學處特於本(111)年1月20日舉辦【鑄造產業小論壇】活動,經由「穎杰鑄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涂志詠集結「台灣鑄造品工業同業公會」及「E世代鑄造人聯誼」會員公司,並經由本處媒合機械工程系教師進行主題分享,由鄭秦亦老師進行「智慧製造研究中心介紹」、黃培興老師帶來「智能機械與人工智慧在鑄造產業之應用」分享及最後張世穎老師解說「金屬表面電解質電漿拋光技術」,使企業從中找到蛻變的機會。
►(圖一)本校機械系張元震主任介紹教師技術能量。
活動上各企業積極提問與教師進行交流,並對於此活動辦理表示認同。會後本處亦安排企業參訪位於產學研大樓地下室之智慧製造類產線基地,期不久將來企業能與學界展開合作,朝共同申請科技部小聯盟計畫前進。
►(圖二)鄭秦亦教師介紹智慧製造類產線。
►(圖三)與會企業於產學研大樓外合影。
第31期產學焦點 PBL研究中心專題報導-智慧學習研究中心
♦ 序言
面對科技與生活的結合帶予人類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城鄉與貧富差距日益嚴重,使得教育環境而有明顯落差。因此,為使資源貧乏的鄉間國中小學校也能擁有科技教育資源,近幾年,本校人文與科學學院應用外語系楊育芬教授帶領智慧學習研究中心的團隊師生,致力於為大學與鄉間學校創建多套不同的教育科技(Educational Technology)學習系統,為教育資源貧乏的鄉間國中小帶來學習的希望。
♦ 中心特色與研究團隊
智慧學習研究中心係以數位遊戲式語言學習與機器編輯情境對話系統為研究主軸,打造新興數位學習教育環境。運用自動語音辨認、自動語音合成與資料處理等多項技術,提供使用者(學生)創新且多元化之學習環境與學習內容。並針對不同年齡、程度的學生、不同的教學環境與教材,設計開發科技輔助教具,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將英語融入生活,不但有助於增進學生的邏輯思考與創新能力,亦能幫助學生學以致用。中心也積極開發系統、產學合作和技術移轉,並在臺灣與國際上具指標性期刊與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其研究表現與技術研發深受國際肯定。
主持人為人文與科學學院應用外語系楊育芬教授,帶領應用外語系所學生將日常學習與遊戲時間導入品格教育,讓學童在潛移默化之中學會負責與尊重,並能自主學習。也結合雲科大(USR)校內不同專業團隊及企業資源,讓偏鄉學童擁有與世界連結的機會,以「遊戲」和 「主題」方式帶領學童學英文,讓學童提早探索自己的興趣,思考未來職涯的方向。
♦ 中心重要案例
1. 與企業合作實踐企業與大學社會責任
過去七年來,財團法人馨園文教基金會與雲林科技大學攜手合作實踐企業與大學社會責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透過大學創新教學與多元學習,提升偏鄉中小學英語教育能量。為提升偏鄉小學生的英語素養的社會責任,雲科應用外語系師生長期駐點在溝壩國小及東和國小,提供每個班級每周多一小時的全英文授課。並且配合課程開發多款應用軟體遊戲、繪本教材及學習單。以跨域共學,人才培育。應用外語系師生設計課程和教材與電子工程系師生進行系統設計,再由電子工程系師生開發系統,應用外語系與電子工程系大學生與研究生共同測試與改進系統,最後運用在社區小學教學現場,不僅提升小學教師教學效率及數位能,也幫助小學生英語學習。
因長期駐點,溝壩國小及東和國小小學生的英文科學力測驗在全縣平均之上,這對於處於弱勢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本計畫翻轉偏鄉教育,教育這些學生樂於合作學習,與他人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
►(圖一)期末成績優異獎。 | ►(圖二)年度聖誕節闖關活動。 |
2. 執行宗倬章社會公益研究中心研究計畫
整合本校產學處宗倬章社會公益研究中心與財團法人馨園文教基金會和ETS臺灣區總代理忠欣股份有限公司之資源,支持本校應用外語系所師生,將所學應用於服務當地社區的概念。建立全語言英語教學環境,搭配靈活教材及各式活動,協助學生增進英語聽、說、讀、寫之能力。此外,結合在地文化,除學生英語能力之提升,亦可豐富學生對地方文化之刺激,並且結合生活環境。搭配靈活的教材,如英語繪本故事,與學童生活經驗連結。打造優質的校園英語生活品質與藝術文化環境。希望能幫助學生認識外國文化,開拓學生視野及國際觀達到跨文化溝通及跨領域學習,共有2案成果。
第一案是設計煮義大利麵(Let’s make spaghetti)、包水餃(Let’s make dumpling)和遊具場(Playground)等遊戲平台,供國小學生以貼近生活的英語學習,增進英語聽、說、讀、寫之能力之教材。數位遊戲平台減輕國小教師的教學壓力,提供學生反覆聆聽練習的機會以加深印象。由於是貼近生活的題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同時學習烹飪知識和語言。除此之外,本計畫亦出版英文故事繪本(A great mother),讓大小學生能夠透過故事分享與創作讓大學生透過省思,不斷檢討自己、提昇自己,重新審視周遭的人、事、物,積極地邁向快樂的人生。
►(圖三)煮義大利麵(Let’s make spaghetti)遊戲介面。 | ►(圖四)包水餃(Let’s make dumpling)遊戲介面。 |
►(圖五)國小學生先是透過紙本教材及平板遊戲學習煮義大利麵和包水餃的知識,接著做中學,最後在課堂上做出美味的義大利麵和水餃。 | |
►(圖六)遊具場(Playground)遊戲介面。 | ►(圖七)應外系學生參與遊戲軟體的設計。 |
►(圖八)國小師生共讀英語故事繪本。 | ►(圖九)故事繪本和平板遊戲應用程式。 |
第二案是完成一套結合生活與在地各色的英語課程,提升學童英語的聽說能力,也同步引導學生學習數學,例如,小學生學習數學階段中特別難以掌握行程問題,因此,設計遊戲平台供國小五年級生學習船行走在河流中的速度變化,協助小學了解行程問題當中的流水行船題目及該如何解題(學習遊戲軟體網址: https://reurl.cc/NpokM5);此外,體積也常是學生不易學習透徹的單元,團隊也設計遊戲平台供國小五年級生學習立方體積的計算,協助老師教學,也協助概念不清、計算能力不足或者空間想像推理能力不足的學生有效的學習(學習遊戲軟體網址: https://reurl.cc/pWRzEr)。
►(圖十)流速計算操作介面。 | ►(圖十一)複合體體積計算操作介面。 |
♦ 中心未來展望
在原本的遊戲APP和故事繪本基礎上進行延伸,融入創客精神,著重邏輯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將自己的發想創意具體實現,根據已發展的Let’s make dumpling、Let’s make spaghetti與Playground APP遊戲玩法,製作一款讓學生能自己編輯關卡內容並規劃通關條件的Gamer APP,此外,也會依照故事繪本內容製作一個以3D立體方式呈現的場景,並根據故事劇情發展加入互動功能,未來,本計畫團隊以師生的發展對接經濟、環境、社會需求、為地方與社區福祉做出卓著貢獻、塑造創新、智慧、友善、永續的學習環境,並創造對接場域的系所教學與研發特色以及產、學應用的學術研究,加強產業與教學創新的產學合作,以人工智慧的教學與研發為策略教育國際化人才。
- 出版人: 楊能舒
- 主任委員: 蘇純繒
- 總編輯: 郭昭吟
- 副總編輯: 藍春琪、黃貞元、胡文華、孔祥慧
- 執行編輯: 塗方靖、簡瑞彤、許鐘尹、蔡幸真